如今渐热的柑普茶,其制作原料主要是产自广东江门市新会区的新会柑皮和云南普洱茶。要说这新会柑皮,那在历史上可是大有来头。
其实中国人使用陈皮的历史很悠久,过去不光是广东,在整个珠江乃至长江流域,它都存在并被使用,但主要是各地民众用各自的果皮,来做生活中的调料,其中部分会作为药用。而陈皮在广东地区来说,主要指的是有一定年份陈化的柑橘皮,其中药性比较好的就是广陈皮。
所谓的广陈皮就是指两广地区(广东、广西)所产的陈皮,在广陈皮中又以广东新会的陈皮被公认最佳——东汉时名医张仲景就将陈皮入药“陈皮半夏汤”,而清朝名医叶天仕所开的“二陈汤”则特别注明要用“新会陈皮”。所以上等的新会陈皮,一直是广东人家珍藏的民间良药。
刘康寿是广东东莞的一名新会陈皮收藏家,同时也是新会陈皮行业协会、新会柑普茶专业委员会的会员,还是一个资深“茶痴”,他收藏新会陈皮已经多年,同时还亲眼见证了柑普茶这一市场品种的兴起。
在他的回忆中,类似柑普茶的产品其实在十几年前已经出现——广东鹤山的一家果树研究所,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一款“陈年桔普茶”并在2005年申请专利成功。而在此之后,真正作为陈皮核心产区的广东新会,随着普洱茶市场的起伏,才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因为新会柑有突出的理气功效,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皮陈化就成为著名的新会陈皮。用新会柑搭配普洱茶制作成的‘新会柑普茶’,要比其他地区所产的‘柑普茶’或‘桔普茶’甘甜,而且有温养人体的益处。”
新会陈皮行业协会秘书长容启仁是土生土长的新会人,说到柑普茶的发展他深有感触:“其实早几年就有云南的普洱茶品牌来到新会,和当地的柑园合作,推出面向消费者市场的柑普茶,但当时规模并不大,直到现在才成为市场的热点。 ”
而据了解,目前在新会地区通过QS认证的柑普茶品牌已过五十家,有越来越多的商家介入了这一行业,但其中大多数还是加工厂的形式,主要是和云南的普洱茶企业合作来拓宽市场销路,包括大益茶、澜沧古茶、润元昌、岁月知味等在内的多家知名茶企,已经推出各自的新会柑普茶产品。
“这样一来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在市场流通环节中,一些并非新会产区的柑也打着新会柑的名义,售卖所谓的‘新会柑普茶’,尤其在茶叶集散市场中,这表现得更明显。”他忧心忡忡地说。
在这一点上,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新会柑普茶之所以成为消费市场的热门,主要就是因为新会所产的柑皮素来因其保健功效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在国内的知名度也更高。如果用其他地方的原料制作却冠以“新会柑普茶”之名,就违反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规定,属于侵权行为。
容启仁说,由于目前行业协会还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投入对市场环境的厘清,所以他更多希望由品牌企业带头,为市场做出正面的榜样:“因为市场的问题,始终还是由参与者决定的。”
茶语网通过在一些专业市场以及品牌门店进行调查,收集了数十位消费者的反馈后发现,人们选择柑普茶的理由,一是新会柑皮本身的保健功效,二是新会柑皮与普洱茶结合后带来的独特风味,能够相当程度引起初入门级茶友的喝茶热情,所以它才会成为一个亮点。
国内知名普洱茶品牌岁月知味的掌门人郑少烘从2014年关注到柑普茶的逐渐兴起,于是经过多次调研和试验确立了岁月知味制作柑普茶的要求——用核心产区的新会柑皮来搭配五年以上的优质熟普,达到茶性以及口感上的最佳协调度,这样无论从即时品饮还是后期转化的效果来看,都是最理想的。
他解释说,其实新会柑普茶的制作主要因新会柑上市时间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柑普茶产品——从每年七月就有的小青柑到青皮到二红再到年底大红柑的整个果实周期,必须根据柑皮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普洱茶与其相配,才能相得益彰。
“比如像小青柑、青皮这种柑果,它的涩味以及果皮那种辣味还比较浓郁,到大红柑上市时它的甜度就会比较高,那么在搭配普洱茶的时候,小青柑和青皮就最好用滋味更浓强一点的茶来配协调性比较好;如果是大红柑,建议用宫廷普洱或是其他滋味柔和的普洱茶,出来的效果会更理想。”
他另外提醒的一点是,不能用当年生产的熟普来做柑普茶,因为那样的话,必须经渥堆工艺生产的熟普,其未散尽的堆味就会通过柑皮的作用被激发得比较浓郁,非常影响口感,而且做成柑普茶后那种堆味也很难去掉,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
那么,柑普茶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身为陈皮收藏家、柑普茶制作专家的茶人刘康寿为我们做了具体介绍。
它的生产过程是:先将新会柑果的外皮用清水洗干净,去除粘灰污物,进行卫生处理;再将柑果切小口,从开口处将柑肉掏空,保留果皮空壳,填入上等熟普,然后将开口的果皮作盖子封住开口,复原为一个完整的“茶果”;
最后经干燥程序(现在主要分生晒、生晒和低温烘干相结合、高温烘干各种不同的办法)和干仓陈放而成。整个制作过程中不着色素,也无任何添加剂。
“而评判柑普茶质量优秀与否的关键,一是要看共性,二是要看个性,还要考虑整个制作过程的条件。”他具体解释说,这其一是指普洱茶和柑皮之间要达到一种和谐,就是柑皮香味和茶叶本身的滋味能融合渗透,两者要相得益彰;其二是茶喝下去的人体感受一定要好,如果不舒服就绝对不是原料或者制作过硬的好茶。
最后在制作时,一定要防止出现柑皮或茶叶发霉的情况,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要结合生产季的天气随时观测,尽量用日光生晒,该低温抽湿或低温烘干时也要注意把环境湿度控制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然后再晒,要不然很容易发霉。
“总之,好的柑普茶外形均匀完整,表皮色泽统一且不过深;冲泡后的味道应是茶香中带着淡淡的果香味,香气清幽、沁人心脾;入口时茶汤醇厚滑爽,回味甘甜。如果出现涩味或者是霉味等,则说明茶叶品质不佳或者制作工艺不到位。”刘康寿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