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花皮瓜类,要纹路清楚,深淡分明;黑皮瓜类,要皮色乌黑,带有光泽。无论何种瓜,瓜蒂、瓜脐部位向里凹入,藤柄向下贴近瓜皮,近蒂部粗壮青绿,是成熟的标志。
2.摸。用拇指摸瓜皮,感觉瓜皮滑而硬则为好瓜,瓜皮粘或发软为次瓜。
3.掂。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轻。一般同样大小的西瓜,以轻者为好,过重者则是生瓜。
4.听。将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轻轻弹拍,发出“咚、咚”的清脆声,托瓜的手感觉有些颤动,是熟瓜;发出“突、突”声,是成熟度比较高的反映;发出“噗、噗”声,是过熟的瓜;发出“嗒、嗒”声的是生瓜。
西瓜母的好。
西瓜公瓜,籽多籽大,口感粗而且淡,母瓜瓜籽小且少,口感细而甜,是不二之选。
如何分辨公母瓜?
西瓜的瓜底有瓜脐,是个小黑圈。圈大是公瓜,圈小是母瓜。
西瓜表面纹路整齐且有规则的是母瓜,反之则为公瓜。
西瓜瓜蒂即西瓜头,直直一条线,是公瓜;若是卷曲圈起来,那是母瓜。
听起来和拍你脑门声音一样的,生的。
听起来和拍你肚子声音一样的,熟过了。
听起来和拍你胸脯声音一样的,买回家。
总结:瓜皮很脆,声音混浊、沉重,发出“嘭嘭”响声的肯定是熟瓜;如果瓜皮很硬,发出“当当”清脆响声的是生瓜;发出“噗噗”响声的是熟过了的西瓜。
现在卖西瓜的人都会说切开看,如果不红不甜不要钱,因此最好的法则就是让卖瓜的人挑西瓜,然后切开看看到底西瓜怎么样,不好你可以退嘛。
切西瓜不吐籽诀窍
沿着西瓜皮上的纹路切下去,再将表面的西瓜籽用勺子刮掉,就不用担心老吐西瓜籽而烦恼啦。因为西瓜籽的生长很有规律,它们就长在纹路下面。
1、不要吃打开过久的西瓜
气温高,西瓜打开过久易变质、繁殖病菌,食用了会导致肠道传染病。因此,吃西瓜要随开随吃,并且尽快吃完。
2、肾功能不全者不要吃
短时间内大量吃西瓜,使体内水分增多,超过人体的生理容量。而肾功能不全者,其肾脏对水的调节能力大大降低,对进入体内过多的水分,不能调节及排出体外,致血容量急剧增多,容易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3、口腔溃疡者不要吃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是阴虚内热,虚火上扰,灼伤血肉脉络。西瓜有利尿作用,口腔溃疡者若多吃西瓜,会使体内所需正常水分通过西瓜的利尿作用排出一些,这样会加重阴液偏虚的状态。阴虚则内热益盛,加重口腔溃疡。
4、不要吃得过多
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大便滑泄者少食为宜,多食则会腹胀、腹泻、食欲下降,还会积寒助湿,导致疾病。一次食入西瓜过多,西瓜中的大量水分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抵抗力下降。
5、感冒初期不要吃西瓜
在感冒初期,病邪在表之际,吃西瓜就相当于服用清里热的药物,会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延长治愈的时间。不过,当感冒加重出现了高热、口渴、咽痛、尿黄赤等热症时,在正常用药的同时,可吃些西瓜,有助于感冒的痊愈。
6、少吃冰西瓜
虽然大热天吃冰西瓜的解暑效果很好,但对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脾胃损伤,所以应注意把握好吃的温度和数量。最好把西瓜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最下层,这里的温度大约是8-10℃,这个温度口味也最好,每次吃的量不要超过500克,且要慢慢地吃。对于有龋齿(蛀牙)和遇冷后即会感到酸、痛的牙过敏者,以及胃肠功能不佳者就不宜吃冰西瓜。
7、糖尿病人吃西瓜需适量
西瓜约含糖类5%,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部分果糖,也就是说吃西瓜后会致血糖增高。糖尿病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的量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么应相应地减少吃饭和面制品(碳水化合物)的数量,以免加重病情。如果一次吃25-50克西瓜,对糖尿病人影响不大,所以糖尿病人吃西瓜时要注意适量。
8、西瓜不可当正餐
西瓜94%以上都是水分,但是本身含糖量也是很高的。含糖5%的西瓜卡路里约250千卡/千克。一天吃8到10斤,就是摄入了1000千卡到1250千卡的热量,而普通的一碗米饭热量大约是200千卡。也就是说吃一个西瓜就相当于吃了五六碗饭。
9、晚上吃西瓜易胖
西瓜富含糖分,如果晚上睡前吃过多,会使胰岛素上升,促进脂肪合成;夜间运动量减少,脂肪只储存不消耗,时间长了,小肚腩就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