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怎么护理 早产儿来报到!这些常见并发症和护理知识得清楚!
雨滴
发布于 2017-07-270
新生命诞生是充满喜悦的美事,然而,早产儿不同于一般足月儿,许多父母看到早产儿第一眼,内心不禁担心「宝宝这么小可以存活吗?」、「会不会有后遗症?」,除了满腹疑问之外,更是充满着许多不安。早产儿会面临哪些问题?照顾方面有哪些注意要点?

早产儿照护二三事

早产儿不同于一般足月儿,因身体器官发育未成熟,常常有各种突发状况,像是体温过低、呼吸异常等,必须依照早产儿需求给予特殊照护,才能平安健康长大。关于早产儿的照护原则有哪些呢?

维持体温恒定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成熟,皮下棕色脂肪较少,容易有体温偏低或失温的危险状况,一般来说,体重较低的早产儿会先安置于保温箱内,藉由保温箱维持体温,若是宝宝体重超过1800克,便可观察宝宝在室温30度以下,是否能维持正常体温36~37度,如果婴儿可以维持正常体温才会考虑脱离保温箱。

提供湿度调节

由于早产儿体内调温机制尚未成熟,而且皮肤较薄,容易散失水分,导致肌肤干燥、脆弱,而保温箱除了有控温的功能,还有提供湿度调节的作用,另外,保温箱湿度大约维持在55~65%,是最适合早产儿的舒适温度,若是极低体重儿,出生第1周通常会先将湿度调高,等到皮肤保湿功能成熟,便可慢慢调降湿度。

保持呼吸顺畅

早产宝宝常有呼吸异常现象,像是气喘、呼吸不规律、呼吸暂停等,因此,必须适时提供氧气协助呼吸道畅通,并且依据呼吸状况,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如开立治疗呼吸暂停的药物、使用正压呼吸器,或是甚至使用插管治疗。

热量的给予

宝宝的吸吮能力大约34周后,逐渐发展成熟,所以在34周前,通常会使用管喂方式,由于早产儿肠胃容量小、蠕动能力弱,建议初期可先给与母乳喂食,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消化酵素分泌。然而,有时早产儿会有胀气或消化不良问题,影响养分的摄取,可以额外施打点滴(静脉营养)或是使用母乳添加剂,提供营养和热量补充。

营造良好环境

照顾早产儿须给予最温柔的呵护,应尽量减少环境噪音、光线刺激,目的希望营造出类似胎儿在妈妈子宫内,安心又舒适的环境,而保温箱具有隔离噪音和保护作用,透明设计可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平时则会用毛巾遮盖,减少光线刺激。

进行肌肤接触

亲子关系应越早建立越好,只要宝宝的呼吸状况稳定,不论是妈妈或爸爸都可以进行袋鼠护理。所谓的袋鼠护理,是将宝宝躺靠于大人胸前,让孩子感受父母体温、心跳,藉由肌肤的亲密接触,稳定宝宝不安的心理,达到安抚作用,根据研究指出,袋鼠护理确实有助于宝宝的心智发展,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正面影响。

早产儿出院前准备

照顾早产儿是漫长又艰辛的过程,尤其是早产儿返家后,父母仍须面对许多照护上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医院通常会提供出院前准备,协助父母及早熟悉照护工作,以免实际面对问题时手忙脚乱而不知所措。

何时可以出院?

每间医院的标准不尽相同,原则上,早产儿必须达到足够体重、不需要保温箱可以维持稳定体温、呼吸和心跳状况平稳、具备吸吮和吞咽的能力、没有内外科疾病或感染。依据上述出院的原则,早产儿就可以准备回家啰!

出院前准备工作

在早产儿出院前,医护人员会教导喂食、洗澡技巧,需要父母提前到医院准备练习,以避免发生呛奶或呛水意外,并且依据宝宝的健康状况给予指导,例如:有些早产儿呼吸状况不佳,可能需要使用氧气侦测机或是生理监测器,需要医护人员教导正确操作方法。

另外,简单急救动作(如CPR)也是事前准备的重点,早产儿常有突发状况,因此,父母必须学习观察宝宝的生理状况,例如:判断有无疝气等异常生理表现、当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时,家长学习拍痰技巧,甚至抽痰以及给氧等照顾等。早产儿在出院前,家长须做好事前准备工作,才能开开心心迎接宝宝回家。

早产儿的矫正年龄

关于早产儿的年龄计算方式,必须依据原先预产时间进行计算,假如提早3个月出生,那么必须以实际出生年龄扣除3个月,即为矫正年龄。

基本上,不论是宝宝的生长表现、喂食原则、语言发展等,都是根据矫正年龄作为观察指标,只有施打疫苗是依照实际出生年龄,然而,有部分疫苗施打时有体重限制,像是卡介苗须达2500克、B肝疫苗则是2000克,提醒父母应特别注意。

早产儿居家护理

看见宝宝一天天健康成长,父母内心既欣慰又感动,特别是早产儿的照护,相较一般足月儿来说,家长须付出更多心力照顾,然而,却有些新手父母对自己信心不足,担心无法照顾好孩子,事实上只要做好充分准备,就可以顺利迎接早产儿回家!

喂食原则

早产儿回家后,其喂食原则与一般足月宝宝无异,但建议尽量以母乳为主,由于母乳含有抗体及丰富营养素,可帮助肠胃吸收、好消化,是配方奶粉无法取代,然而母乳对于早产儿来说,热量提供较不足够,一般会建议加入母乳添加剂,增加热量摄取,母乳添加剂须依据医师指示使用,家长不可自行添加或停止使用。

另外,有些妈妈坚持亲喂,建议可额外增加维他命和铁剂补充,尤其是母乳成分中的含铁量较不足,因此,早产儿补充铁剂相对重要,至于维他命D,则是可以预防早产儿软骨症。

睡眠与行为照护

早产儿回到家后,经常会有日夜颠倒、睡不好或哭闹的情形,依据宝宝睡眠和清醒活动行为,可以将宝宝的睡眠周期可分为6个阶段,下列为爸妈分别说明。

1安静睡眠期:宝宝进入熟睡状态,呼吸规律、放松,是最好的睡眠阶段。

2活动睡眠期:浅眠状态,呼吸不规则,若受到刺激会有生理反应。

3睡眠转换期:是指即将入睡或醒来的状态,又称嗜睡期,开闭眼较慢、呼吸不规则。

4安静清醒期:身体活动少、呼吸规律、眼睛炯炯有神,是亲子活动或喂奶的最佳时机

5活动清醒期:身体活动多、呼吸不规则,并且出现安抚动作,例如:吸吮手指或抓脚。

6哭泣:呼吸不规律,对于刺激反应敏感。可能是因为肚子饿、不舒服或需要安抚。

正常情况下,婴幼儿是每60~90分钟,为1个睡眠周期,所以宝宝大约每隔2、3个小时,就会想喝ㄋㄟㄋㄟ,然而,早产儿每40~60分钟为1个睡眠周期,由于周期时间较短,造成家长难以分辨宝宝的生理状态,因此,在照护上相对较为困难。

照顾早产儿需要父母耐心照顾和陪伴,生活环境中应减少噪音以及光线干扰,给予最轻柔的呵护,并细心观察并掌握宝宝的生理状态,便可改善日夜颠倒、躁动不安的情形。父母应该和宝宝分开睡觉,根据研究指出,大人与宝宝同床睡,婴儿猝死机率较高,像是厚重的棉被、枕头,容易有掩住口鼻的危险,而且大人翻身时,也可能会不小心压到婴儿,最好是分开睡觉,避免憾事发生。

早产儿后续追踪不可少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幅增加,即便如此,在未来早产儿仍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像是早产儿最常有肌肉张力过强的问题,便需要透过积极的复健治疗,另外,眼睛也必须定期追踪,检查有无弱视、斜视等状况发生。

婴幼儿到医疗院所施打疫苗时,医护人员通常会进行身体检查,并观察粗动作、细动作、语言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等,然而,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应是依矫正年龄为观察标准,例如:矫正年龄6个月大时,宝宝应该学会翻身;12月大时,须学会站立。倘若宝宝的肌肉张力过强,便会影响四肢动作发展,便需要及早协助治疗。

除了观察肢体表现之外,宝宝的语言发展也是需要留意重点,例如:12个月大,宝宝可以发出1~3个单字;1岁半左右,可以发出10个单字;到2岁,大约可说出100个单字。

若发现孩子有发育迟缓情形,应该及早接受治疗,0~3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关键期,3岁以前的治疗成效,远比日后治疗效果来的更好。

另外,也相当鼓励家长加入早产儿支持协会、团体,毕竟照顾早产儿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许多困难与挫折,藉由与他人经验分享和交流,彼此互相支持,协助父母面对早产儿带来的挑战和困难。

帮助早产儿顺利成长,不单只有依靠父母照顾,还需要仰赖医护人员以及社会资源支持与协助,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帮助早产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健康人生。

编辑推荐
  • 早产儿会不会影响智商 怎么能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

    0早产儿

      早产儿
  • 早产儿和足月儿的区别 你知道这些方面他们都存在差别嘛?

    0早产儿

      早产儿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