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推拿手法 小儿积食有什么症状
xinyubb1
发布于 2018-08-070
在宝宝的常见疾病中,积食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那小儿积食有什么症状?

小儿积食是怎么引起的

中医所说的积食即“积滞”,“积”为堆积,“滞”为停滞。积食是由于乳食喂养不当,食停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病证,通常表现为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嗳气酸腐,甚至吐泻酸臭乳食或便秘,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类似。

小儿积食有什么症状

积食若经久不愈会影响孩子的营养和生长发育。孩子积食的表现多种多样,出现以下症状时要注意:

1、口中异味:孩子最近口中气味变得难闻,甚至出现呕吐,呕吐物为酸臭的未消化食物。

2、大便臭秽:大便有腐败的臭鸡蛋气味。

3、大便异常:有的孩子大便次数增多,但粘腻不爽,会粘马桶,肚子胀,排气比平时多;有的孩子出现便秘现象,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质硬,排便困难。

4、食欲紊乱:在积食初期,孩子往往表现为食欲减退,不想吃东西。积食时间一长,孩子可能会肚子饿,吃完又觉得肚胀或肚痛,反反复复。

5、睡眠不实:积食的孩子晚上睡觉容易翻来滚去,或者喜欢趴着睡、夜间磨牙、流口水、说梦话等,低龄孩子还会哭闹、惊醒,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6、局部变红:孩子积食后,食物在体内积滞化热容易导致脸颊发红,这种发红多位于右侧颧骨部,就像抹了腮红。另外,有的孩子嘴唇也可能红得像涂了口红。

7、舌苔变厚:每天观察下孩子的舌苔,如果发现孩子舌头的中间部分有一块厚舌苔,或整个舌头的舌苔都变厚变腻,则积食的可能性很大。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

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

次数:约100 - 300次。

清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向外为清)。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次数:约100 - 500次。

揉板门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调节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次数:约100 - 500次。

顺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作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次数:100 - 300次。

推小横纹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关节横纹处。

作用:退热、消胀、散结。

次数:100~500次。

掐揉四横缝(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置: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

作用:消食导滞,消除积食。

次数:来回10次。

下推七节骨

位置: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作用:泄热通便,多用于便秘、脱肛等症。

次数:100 - 300次。

分腹阴阳

位置:腹阴阳即两肋弓下缘(也可以说是自中脘到脐)。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调节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烦躁不安、夜啼等症。

次数:100 - 300次。

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次数:100 - 200次。

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次数:5次。

揉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3寸:孩子的四横指长度)、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调节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次数:30 - 50次。

小儿积食需要注意什么

1、家长们在为孩子推拿时,要保持手法的轻柔。如果宝宝哭闹不肯,则不要强迫宝宝或强硬进行按揉。“小儿推拿”应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如一边为宝宝讲故事,一边按揉穴位,或是在与宝宝游戏中完成这些穴位的推拿。

2、要避免孩子积食,家长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和消化能力进行合理喂养,遵循进食定时、定量,食物易消化并富含营养的原则。

3、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适当增加进餐次数;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则要少吃肥甘厚味及生冷食物;对于已经积食的孩子,无论是食物总量还是“高油脂、高蛋白、高糖”的“三高”食物都要随之减少,以减轻消化系统负担,积食缓解后也不要急于“进补”,需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另外,家长要督促孩子多饮水,加快新陈代谢,帮助食物消化、营养运输和废物排泄,同时辅以适当锻炼,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