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生呕吐,建议先与生理性呕吐(包括:吐奶、溢奶)做区别,宝宝吐奶多因为肚子里头空气太多造成腹胀,当食物进到胃,容积一增加,腹压也会跟着增加而引起呕吐。
溢奶则是因为婴幼儿胃与食道相接处贲门的括约肌比较松,喝奶后容易溢奶,有时宝宝睡觉起来也会有溢奶现象;而肚子太胀使得压力过大,也会引起胃食道逆流,进而出现溢奶。溢奶与吐奶在出生6个月以后会渐渐改善,只有少数需要吃药帮助缓解。
宝宝容易溢奶,妈咪可以这么做:
1、少量多餐,宝宝胃容量小,但是营养仍需足够,所以建议采少量多餐方式,例如从每四小时喂一次奶,缩短到每三小时一次,量的部分可以减少。但一天总量不变。
2、喝完奶要让宝宝立起呈30度角,以便让食物能顺利到达胃。
3、喂奶后一定要拍背帮助打膈,使胃里头的空气膈出来。
4、宝宝很容易腹胀,建议适度按摩以帮助缓解,妈咪可以用点乳液或消胀气膏(尽量避免用比较刺激的薄荷油),在肚脐周围以顺时钟方向轻轻按摩,记住要与喝奶时间间隔一小时。
万一是肠胃道阻塞引起呕吐,一定要迅速就医,婴幼儿最常见肠胃道阻塞就是因为幽门肌肉肥大造成胃出口阻塞,宝宝只要一吃进食物就会逆流上来造成呕吐,大约在出生一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呕吐情形会越来越严重,其特征是呈现喷射状呕吐。经确诊后必须采开刀方式将肥大肌肉切开。
婴幼儿肠扭转则多半因为在胎儿时期肠子还未固定好,出生后引起肠扭转而导致肠阻塞,宝宝会有腹痛、腹胀、无法排便、呕吐甚至血便等症状。
另外一种肠阻塞就是大家常听到的肠套叠,多发生在出生6个月到1岁半的婴幼儿。肠套叠是指某一段肠管凹陷入于其远端的肠管中,是消化道阻塞鉴别诊断中很重要的一项,一旦发生肠套叠如果拖延太久就医,很可能因为循环不好导致肠子坏死,而需要手术切除,严重甚至会造成腹膜炎、休克,因此,如果孩子出现哭闹不安、周期性腹痛、呕吐、血便,就要立刻就医。
肠阻塞、肠扭转、肠套叠是因为先天肠结构不好所造成,是无法事先预防的疾病,一旦发生,必须就医进行超声波或显影剂检查,一旦确定,必要时应接受手术治疗,千万不可拖延,以免肠子坏死而影响往后营养的吸收。
肠胃炎引起呕吐是婴幼儿相当常见的,主要因为胃黏膜感染而引起,任何时间、任何年纪的孩童都可能发生。肠胃炎不用药也会自行恢复,但是严重的呕吐难免会让家长担心紧张,所以必要时可给予止吐药,同时要评价是否有脱水问题,包括黏膜太乾使得哭泣时没有眼泪、心跳加快、精神变差等等,这时候必须打点滴补充电解质。
脑膜炎也会引起呕吐,脑膜炎是脑部受到病菌感染所致,会出现发烧、头痛、昏睡、囟门突出等症状,而且也可能因脑压过高,导致神经性反射而发生呕吐,治疗时会给降脑压药物。此外,极少数脑肿瘤患者也会有呕吐现象,必须借影像学加以判断。
急性细支气管发炎或是气喘发生时,宝宝也可能咳到呕吐,治疗上可以给予止咳,并进行拍痰。
有些脾气大的孩子只要一哭就特别激烈,甚至因此导致神经性呕吐;或是孩子被强迫吃饭、吃药时,也可能引起呕吐,这是属于心因性呕吐。家长面对这类状况,最好在教导及沟通过程中应用一些技巧,因为幼儿表达能力不像大人,有时会用情绪做发泄,最好多一点耐心对待,不要跟孩子硬碰硬。
此外,晕车呕吐则属于神经性呕吐,是因为内耳不平衡所致,如果孩子只要一搭车就容易晕、吐,事先可请医师给予晕车药。
宝宝呕吐时,可先把他抱起,让脸朝一侧,以避免呛到,并稍为帮他拍背,同时也要先判断是生理性或病态性呕吐,若是生理性,家长先做处理后状况会改善,若是病态性呕吐,就要立即送医,并且注意是否有脱水情形。
呕吐后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建议吃些白土司、稀饭、馒头,先暂时将牛奶的量减半。如果对乳糖过敏,可改喝无乳糖奶粉。
宝宝呕吐,妈咪也要看看呕吐物的颜色,假如白色就比较没问题,多半是喝进的牛奶或已成半凝乳的结块。但是,如果是幽门肥大,呕吐物也会呈白色,但是呕吐频率会很高,几乎每餐都会吐,而且是喷射状的吐,家长要仔细分辨。
呕吐物呈绿色,多半与肠道阻塞有关,代表其中含有胆汁,一定有问题,必须赶紧就医。
刚出生宝宝可能在妈咪生产过程中吞到妈咪的血,所以一出生的呕吐物可能呈现红色,这是没有大碍的,而且在医院有医护人员会处理;此外,喂母乳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妈咪乳房磨破皮渗出血,让宝宝吞入,使得呕吐物带有红色,但是量非常少。
妈咪要特别注意的是食道出血、胃溃疡或消化性溃疡造成呕吐物呈现红色,此情形虽然不多,较常发生在早产儿用药过程所造成,但还是要多加以观察。
至于呕吐的次数,病态性因素造成的呕吐,包括:肠道阻塞、肠扭转、肠套叠等,呕吐次数很频繁,可能餐餐都会吐,最主要因为食物下不去所导致。而气味部分,比较无法有明显的区分,多半会带有酸味。
虽然呕吐不是病,却是很多疾病的征兆,所以在照顾过程中,宝宝有呕吐情形时,只要妈咪对呕吐的成因和特征有多一些了解,并仔细观察分辨、掌握几个照顾技巧,必要时赶紧就医诊治,就不需对呕吐有太多恐惧和担忧。